強夯項目工程建設(shè)的地基處理知識介紹
將面臨各種施工,我們將針對不同的結(jié)構(gòu)和基礎(chǔ)施工進行相應的處理。以下是強夯項目基礎(chǔ)施工處理,供大家參考。
1.地基下的濕陷性土層全部或部分采用墊層法開挖,然后用黃土(2:8和:7灰土)過篩,在高水質(zhì)條件下回填夯實或分層夯實。墊層厚度約為基礎(chǔ)寬度的1.0-2.0倍,控制土的干密度不小于1.6T/m3,可消除一定深度(一般為1-3m)內(nèi)土體的濕陷變形
2。重錘搗固法將2-3t重錘舉至一定高度(4-6cm)后自由落下,逐個搗固。重復夯實增加了土的密實度,減少或消除了地基的濕陷變形,一般消除了1-2m厚土層的濕陷性。適用于地下水位以上飽和度Sr <60%的濕陷性黃土的局部整體處理。
3.在強夯方法中,使用10t以上的重錘從10米以上的高度自由下降,并對土壤進行強力夯實。一般當錘重10-12t,下落距離10-18m時,可消除3-6m深土層的濕陷性,提高地基承載力。適用于飽和度Sr <60%的濕陷性黃土的深層局部或整體處理。
4.壓實方法強夯工程壓實法是用機械(人工或爆炸膨脹)成孔方法,用素土或灰土填孔,分層夯實,要求密實度不小于0.95。樁的壓實作用可以改善樁周土的物理力學性質(zhì),基本上可以消除樁深范圍內(nèi)黃土的濕陷性。處理深度一般可達5-10m,成本低。適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局部或整體土壤。該方法用于鶴壁游泳館濕陷性黃土地基的處理。
5.爆擴樁法利用爆擴樁將上部荷載重新傳遞到非濕陷性土層,避免濕陷變形。樁長一般不超過8m,擴頭直徑一般控制在1m左右。
6.預浸水法利用黃土浸水后自重濕陷性的特點,施工前挖坑進行大規(guī)模浸水,水深不小于30cm,使土自重濕陷性,其穩(wěn)定標準為后5天平均濕陷性小于5mm,以消除黃土濕陷性;這種方法需要足夠的水,治療時間長(3-6個月左右)。同時,應注意洪水對附近建筑物和場地邊坡穩(wěn)定性的影響,兩者之間的距離不應小于30 m,處理后應進行專項調(diào)查,重新評價濕陷等級,并采取相應的設(shè)計措施。適用于6m以下、類自重濕陷性場地的處理,6m以上場地的處理宜采用墊層方法,可處理土層厚度大于10m、自重濕陷量zs50cm的場地。
7.灌注(預制)樁基的作用與爆擴樁相同。樁穿過較厚的濕陷性黃土層,使樁尖(樁頭)落在承載力較高的非濕陷性黃土層上,荷載通過樁身和樁尖(增大的樁頭)傳遞到非濕陷性黃土層上。樁的長度和深度以及樁的承載力應通過載荷試驗或根據(jù)當?shù)亟?jīng)驗確定。處理深度小于30cm,采用樁基礎(chǔ),但材料消耗較多,成本較高。適用于地基荷載可靠的持力層處理。
返回列表